- 關于開展上門經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02
-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09
- 別有病網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02
吃硬不吃軟血糖不蹦高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3-12-9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選擇干硬面食 米粥別煮太爛 吃硬不吃軟,血糖不蹦高
根據中國營養(yǎng)學會建議,碳水化合物含量應該占到總能量的55%~65%。這是因為主食是人體主要的能量來源,身體將碳水化合物分解為葡萄糖,供給身體的各種功能與活動。我國的飲食習慣中,主食中淀粉的含量非常大。因此,在保證營養(yǎng)的前提下,減少主食對血糖的影響是糖友要努力達到的目標。即使是同一種食材,也會因質地、大小、烹飪方式呈現出不同的升糖指數,影響血糖水平的上升速度。通常來說,干硬食物要比柔軟食物升糖速度更慢一些。
面食。干硬的面食需要更長時間來咀嚼、消化和吸收,相比而言,柔軟或煮爛的食物消化起來更快,血糖上升也較快。像火燒、煎餅、窩頭、烙餅等相對干硬的食物,需要較長時間的咀嚼、消化和吸收,就比發(fā)糕、疙瘩湯等升血糖慢。吃面條時,建議煮熟即可,有嚼勁的面條淀粉糊化程度低,升糖慢。
米飯。干飯和稀飯的區(qū)別在于質地和水分含量。相對而言,干飯的淀粉糊化程度低,需要更長時間來消化和吸收;稀飯質地較軟且含水量較高,消化吸收更快,血糖上升也較快。因此,建議糖友不要吃煮太久的粥以及黏軟的糯米飯。
同時,食物的加工程度也影響其升糖能力。通常,消化酶和水更容易進入體積小的食物,人體消化速度相對較快,碳水化合物就會更快地轉變?yōu)槠咸烟牵M入血液循環(huán),導致血糖升高。例如相比細顆粒的速溶燕麥片,粗顆粒的燕麥片升糖指數較低,有利血糖控制。
此外,糖友在攝入主食時還需要注意數量、種類、頻次,以保持穩(wěn)定的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的主食攝入量應根據個體情況定制。在主食種類的選擇上,建議多吃復雜碳水化合物,如全谷類、糙米、全麥面包、蕎麥、燕麥等為主的主食,其中含有更多膳食纖維,有助穩(wěn)定血糖水平。盡量避免攝入過多糖、白米飯、白面包等簡單碳水化合物。
糖友還可將主食攝取分散到每餐,避免急劇的血糖波動。晚餐時主食攝取量應相對較少,因為晚上活動較少,血糖上升速度較快。還可考慮以蔬菜替代部分主食,例如用花椰菜代替部分米飯,以降低碳水化合物攝取量。酸性食物血糖生成指數低,糖友也可根據自己口味,適當添加醋或檸檬汁調味,以降低食物的升糖指數。
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內分泌科教授 張冬梅
《生命時報》 2023-11-03 第1749期 第19版
根據中國營養(yǎng)學會建議,碳水化合物含量應該占到總能量的55%~65%。這是因為主食是人體主要的能量來源,身體將碳水化合物分解為葡萄糖,供給身體的各種功能與活動。我國的飲食習慣中,主食中淀粉的含量非常大。因此,在保證營養(yǎng)的前提下,減少主食對血糖的影響是糖友要努力達到的目標。即使是同一種食材,也會因質地、大小、烹飪方式呈現出不同的升糖指數,影響血糖水平的上升速度。通常來說,干硬食物要比柔軟食物升糖速度更慢一些。
面食。干硬的面食需要更長時間來咀嚼、消化和吸收,相比而言,柔軟或煮爛的食物消化起來更快,血糖上升也較快。像火燒、煎餅、窩頭、烙餅等相對干硬的食物,需要較長時間的咀嚼、消化和吸收,就比發(fā)糕、疙瘩湯等升血糖慢。吃面條時,建議煮熟即可,有嚼勁的面條淀粉糊化程度低,升糖慢。
米飯。干飯和稀飯的區(qū)別在于質地和水分含量。相對而言,干飯的淀粉糊化程度低,需要更長時間來消化和吸收;稀飯質地較軟且含水量較高,消化吸收更快,血糖上升也較快。因此,建議糖友不要吃煮太久的粥以及黏軟的糯米飯。
同時,食物的加工程度也影響其升糖能力。通常,消化酶和水更容易進入體積小的食物,人體消化速度相對較快,碳水化合物就會更快地轉變?yōu)槠咸烟牵M入血液循環(huán),導致血糖升高。例如相比細顆粒的速溶燕麥片,粗顆粒的燕麥片升糖指數較低,有利血糖控制。
此外,糖友在攝入主食時還需要注意數量、種類、頻次,以保持穩(wěn)定的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的主食攝入量應根據個體情況定制。在主食種類的選擇上,建議多吃復雜碳水化合物,如全谷類、糙米、全麥面包、蕎麥、燕麥等為主的主食,其中含有更多膳食纖維,有助穩(wěn)定血糖水平。盡量避免攝入過多糖、白米飯、白面包等簡單碳水化合物。
糖友還可將主食攝取分散到每餐,避免急劇的血糖波動。晚餐時主食攝取量應相對較少,因為晚上活動較少,血糖上升速度較快。還可考慮以蔬菜替代部分主食,例如用花椰菜代替部分米飯,以降低碳水化合物攝取量。酸性食物血糖生成指數低,糖友也可根據自己口味,適當添加醋或檸檬汁調味,以降低食物的升糖指數。
有關【血糖】的相關文章和視頻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男人不壞女人不愛確有道理08-05
- [事件]我國重度肥胖兒增長快08-05
- [事件]兒童經常發(fā)呆走神 留神癲癇08-05
- [事件]血糖平穩(wěn)是長壽關鍵08-04
- [事件]耳垢或能篩查帕金森08-04
- [事件]運動過多過少都易“腦衰”08-04
- [事件]走路姿勢反映病情08-03
- [事件]躲在腦靜脈里的“刺客”08-03
最新文章
- [事件]男人不壞女人不愛確有道理08-05
- [事件]我國重度肥胖兒增長快08-05
- [事件]兒童經常發(fā)呆走神 留神癲癇08-05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43痹論之風寒...08-04
- [事件]血糖平穩(wěn)是長壽關鍵08-04
- [事件]耳垢或能篩查帕金森08-04
- [事件]運動過多過少都易“腦衰”08-04
- [事件]走路姿勢反映病情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