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開展上門經(jīng)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02
-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09
- 別有病網(wǎng)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02
狼吞虎咽很傷血糖

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主管護師 王惠琴
小王今年25歲,平時因為工作壓力大,時間緊張,養(yǎng)成了吃飯狼吞虎咽的習慣,一次體檢中竟發(fā)現(xiàn)自己得了糖尿病?! ?
李阿姨退休后,就一個人在家照看孫子,每天做好飯、喂完孫子,自己才狼吞虎咽的吃一口,又趕緊收拾好再去帶孩子,直到出現(xiàn)后背反復瘙癢,檢測后竟是血糖高引起的。
早有日本福島縣立醫(y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進食速度過快不僅會導致消化不良,還會誘發(fā)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獨立誘發(fā)因素。研究結論顯示,相較于吃飯細嚼慢咽的人,狼吞虎咽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約2.5倍。吃飯過快易誘發(fā)糖尿病的原因如下:
?、俪缘眠^多
在人的大腦中樞里面,有控制食量的飽食中樞和饑餓中樞。如果迅速地把食物吃進去,明明攝取的食物分量已經(jīng)足夠了,但飽食信號還沒有傳遞到飽食中樞,大腦無法反饋出飽腹感,因此,常在“不知飽”的情況下,就已經(jīng)吃了很多食物。吃進去的食物會導致血糖急劇上升,影響胰島素的正常分泌和工作,長此以往易導致胰島B細胞功能受損,誘發(fā)糖尿病。
?、谥径逊e
吃飯快的人通常食量也很大,導致攝入的熱量很容易超標,最終轉化成脂肪堆積起來,導致身體發(fā)胖,甚至引起脂肪肝。此外,過多的熱量儲存還會給心臟增加一定壓力。
?、巯涣?
吃飯過快會導致體內食物無法及時消化,以及食物在口腔得不到充分咀嚼就下咽,都會增加食道、胃等消化器官的負擔,進而可能引發(fā)一系列的代謝問題。長此以往,胃沒有機會向大腦傳輸已經(jīng)飽腹的信號,人就會不停地吃,形成惡性循環(huán)。
因此,建議大家在吃飯的時候能充分咀嚼,每一口飯菜咀嚼3~4下,再慢慢地吞咽。每餐的用餐時間最好在15分鐘以上,比較理想的是20~30分鐘。此外,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原則應該遵循“少吃”的理念,其中尤其強調少吃主食,比如粥、粉、面、飯等。尤其建議糖尿病患者要盡量少喝粥,因為粥中米粒比較軟爛,且所含的水分較多,會增加糖分吸收的速度。
- [事件]內向者愛發(fā)短信08-06
- [事件]把壓力激素降下來08-06
- [事件]聰明人都這樣說話08-06
- [事件]男人不壞女人不愛確有道理08-05
- [事件]我國重度肥胖兒增長快08-05
- [事件]兒童經(jīng)常發(fā)呆走神 留神癲癇08-05
- [事件]血糖平穩(wěn)是長壽關鍵08-04
- [事件]耳垢或能篩查帕金森08-04
- [事件]內向者愛發(fā)短信08-06
- [事件]把壓力激素降下來08-06
- [事件]聰明人都這樣說話08-06
- [事件]男人不壞女人不愛確有道理08-05
- [事件]我國重度肥胖兒增長快08-05
- [事件]兒童經(jīng)常發(fā)呆走神 留神癲癇08-05
- [書評]徐說內經(jīng)素問43痹論之風寒...08-04
- [事件]血糖平穩(wěn)是長壽關鍵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