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開展上門經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02
-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09
- 別有病網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02
出現剝脫舌 脾胃失調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2-7-27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出現“剝脫舌”,脾胃失調 口干便秘多吃蔬果 積食打嗝清淡為宜
中醫(yī)認為,人是一個有機整體,舌與五臟通過經絡皆有關聯?!坝兄T內必形諸外”,舌苔的生成和變化與各臟腑關系密切,與脾胃的關系最好。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與胃通過經脈相互絡屬而構成表里關系,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同時將其中的營養(yǎng)物質傳送全身。正如《傷寒論本旨·辨舌苔》指出:“舌苔由胃中生氣所現”,《辨舌指南·緒言》曰:“苔乃胃之明征”。胃氣上乘胃陰于舌面而形成舌苔,所以“地圖舌”多由脾胃虛弱不能運化水谷精微,氣陰虧虛,舌苔不能稟胃氣而生新苔,已生之苔便漸脫離舌面,以致局部剝脫,隨胃氣強弱表現為舌苔剝脫與修復,故出現“地圖舌”。此外也有醫(yī)家認為,舌為心之苗,心主血屬營,衛(wèi)主氣屬陽,營衛(wèi)不和,陰陽不相接續(xù),亦可出現“地圖舌”。因此,引起“地圖舌”的原因主要有幾個方面:
知曉“地圖舌”引起的原因,如何治療調理?
1.病后傷及胃陰的情況,合并出現口干、盜汗、便秘等癥狀。平時多吃新鮮蔬果,喝點果汁,比如梨汁、甘蔗汁、橘汁等,并用石斛、麥冬煎湯代茶飲;忌生冷、辛辣、肥膩的食物,如辣椒、芥末、胡椒、生姜、羊肉、肥肉等;避免進食油餅、煎蛋、烤羊肉串、炸花生米等食品,不喝含糖飲料,以防進一步損傷胃陰。推薦食療方——沙參銀耳粥:沙參10克、銀耳10克、粳米100克,加水適量煮粥食之,可養(yǎng)胃生津。
2.積食導致的“地圖舌”,出現噯氣(打嗝)酸腐、食欲不振等癥狀。保證休息,避免過度疲勞;飲食應富有營養(yǎng),防止偏食、挑食,以免胃腸功能發(fā)生紊亂和營養(yǎng)不良;積食嚴重者可根據病情給予軟食或半流食或禁食12~24小時,忌食不易消化食物,如土豆、山芋等壅阻氣機的食物,少食多餐,多吃低脂食物。推薦食療方——曲末粥:神曲15克、粳米l00克、白糖適量,先將神曲搗碎,煎取藥汁入粳米同煮為粥(也可加谷芽、山楂適量與神曲同煎)。此方可消食導滯、調和脾胃。
3.兒童先天稟賦不足者,平素易感冒、易腹瀉、體倦乏力等,飲食宜溫,忌食生冷瓜果、辛辣食物。推薦食療方——黃芪黨參粥:黃芪、黨參各50克,生姜5片,粳米100克,先將黃芪、黨參煮汁,再用粳米紅棗煮粥,粥成后加入藥汁煮沸食用。此方可補氣健脾。
特別提醒,“地圖舌”還可見于臨床上一種常見的口腔黏膜病變——良性游走性舌炎,是舌絲狀乳頭呈慢性剝脫性的非感染性、非特異性炎癥,多發(fā)生于舌背,病變位置呈多變性,形狀與地圖相似。此病大多無臨床癥狀,遇辛辣等刺激食物會產生疼痛感或燒灼感,好發(fā)于兒童,病因不明,可能與微量元素缺乏、蛔蟲感染、消化不良、遺傳、炎癥等因素有關,需要及時就診。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yī)院脾胃病二科副主任醫(yī)師 喻 曉
《生命時報》 2022-07-08 第1621期 第8版
中醫(yī)認為,人是一個有機整體,舌與五臟通過經絡皆有關聯?!坝兄T內必形諸外”,舌苔的生成和變化與各臟腑關系密切,與脾胃的關系最好。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與胃通過經脈相互絡屬而構成表里關系,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同時將其中的營養(yǎng)物質傳送全身。正如《傷寒論本旨·辨舌苔》指出:“舌苔由胃中生氣所現”,《辨舌指南·緒言》曰:“苔乃胃之明征”。胃氣上乘胃陰于舌面而形成舌苔,所以“地圖舌”多由脾胃虛弱不能運化水谷精微,氣陰虧虛,舌苔不能稟胃氣而生新苔,已生之苔便漸脫離舌面,以致局部剝脫,隨胃氣強弱表現為舌苔剝脫與修復,故出現“地圖舌”。此外也有醫(yī)家認為,舌為心之苗,心主血屬營,衛(wèi)主氣屬陽,營衛(wèi)不和,陰陽不相接續(xù),亦可出現“地圖舌”。因此,引起“地圖舌”的原因主要有幾個方面:
1.外邪入侵,損及津液而致舌苔剝脫
舌苔的顏色、厚薄可反映邪氣的盛衰和病情的輕重,而舌苔的有無則反映胃氣盛衰。很多細心的家長發(fā)現,孩子感冒、高熱后容易出現“地圖舌”,而胃腸功能恢復后“地圖舌”又神奇地消失了。
2.后天飲食失當致積食
從中醫(yī)角度來看,“地圖舌”主要說明脾胃功能失調。這種情況主要是后天失養(yǎng),常常是家長給孩子吃了生冷、油炸、甜膩的食物或饑飽失衡導致脾失健運,胃失和降。
3.先天失養(yǎng),脾陰不足,脾氣運化乏源
脾胃為后天之本,因此舌苔的有無也就反映了人體正氣的情況。小兒舌苔上出現剝脫,說明小兒的脾胃之氣衰弱,正氣不足?!暗貓D舌”出現,一般無大的痛苦,但常伴有納食差(吃不下飯)、面黃肌瘦、盜汗夜驚、便溏或便秘及易感冒等癥狀。
知曉“地圖舌”引起的原因,如何治療調理?
1.病后傷及胃陰的情況,合并出現口干、盜汗、便秘等癥狀。平時多吃新鮮蔬果,喝點果汁,比如梨汁、甘蔗汁、橘汁等,并用石斛、麥冬煎湯代茶飲;忌生冷、辛辣、肥膩的食物,如辣椒、芥末、胡椒、生姜、羊肉、肥肉等;避免進食油餅、煎蛋、烤羊肉串、炸花生米等食品,不喝含糖飲料,以防進一步損傷胃陰。推薦食療方——沙參銀耳粥:沙參10克、銀耳10克、粳米100克,加水適量煮粥食之,可養(yǎng)胃生津。
2.積食導致的“地圖舌”,出現噯氣(打嗝)酸腐、食欲不振等癥狀。保證休息,避免過度疲勞;飲食應富有營養(yǎng),防止偏食、挑食,以免胃腸功能發(fā)生紊亂和營養(yǎng)不良;積食嚴重者可根據病情給予軟食或半流食或禁食12~24小時,忌食不易消化食物,如土豆、山芋等壅阻氣機的食物,少食多餐,多吃低脂食物。推薦食療方——曲末粥:神曲15克、粳米l00克、白糖適量,先將神曲搗碎,煎取藥汁入粳米同煮為粥(也可加谷芽、山楂適量與神曲同煎)。此方可消食導滯、調和脾胃。
3.兒童先天稟賦不足者,平素易感冒、易腹瀉、體倦乏力等,飲食宜溫,忌食生冷瓜果、辛辣食物。推薦食療方——黃芪黨參粥:黃芪、黨參各50克,生姜5片,粳米100克,先將黃芪、黨參煮汁,再用粳米紅棗煮粥,粥成后加入藥汁煮沸食用。此方可補氣健脾。
特別提醒,“地圖舌”還可見于臨床上一種常見的口腔黏膜病變——良性游走性舌炎,是舌絲狀乳頭呈慢性剝脫性的非感染性、非特異性炎癥,多發(fā)生于舌背,病變位置呈多變性,形狀與地圖相似。此病大多無臨床癥狀,遇辛辣等刺激食物會產生疼痛感或燒灼感,好發(fā)于兒童,病因不明,可能與微量元素缺乏、蛔蟲感染、消化不良、遺傳、炎癥等因素有關,需要及時就診。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很多習慣上了“傷心榜”08-26
- [事件]生育殺手出沒!男士請自查冰...08-26
- [事件]寒涼傷脾胃 吃西瓜的看過來08-26
- [事件]血脂達標 他汀也別隨便停08-25
- [事件]中青年心梗 “胖”已成首因08-25
- [事件]腰痛可能禍起代謝差08-25
- [事件]類風關 男女有發(fā)病高峰08-24
- [事件]苦笑其實是自救08-24
最新文章
- [事件]很多習慣上了“傷心榜”08-26
- [事件]生育殺手出沒!男士請自查冰...08-26
- [事件]寒涼傷脾胃 吃西瓜的看過來08-26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46病能論之同...08-25
- [事件]血脂達標 他汀也別隨便停08-25
- [事件]中青年心梗 “胖”已成首因08-25
- [事件]腰痛可能禍起代謝差08-25
- [事件]類風關 男女有發(fā)病高峰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