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wǎng)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wǎng)評>> 事件>> 別太自私了 這個春節(jié)從傾聽父母開始

別太自私了 這個春節(jié)從傾聽父母開始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7-2-1 00:01

    【byb.cn 】(來源:健康時報)很多父母都以自我犧牲的形式來愛我們,于是我們好像也就把他們這樣的自我犧牲視為了一種自然。最近我回到家里,好像“理所應當”的媽媽就該給我做飯,好像“理所應當”的爸爸就應該去買菜洗碗,而我就回到小時候的那個自己,只負責消滅他們忙活了半天的美食。


  我們的夢想一直被他們支持,我們的情感也被他們認可,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成年,甚至自己也開始為人父母,是不是也到了我們可以去傾聽他們,支持他們,認可和欣賞他們的時候了?


  我聽一個朋友給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她的母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因為家暴跟自己的丈夫離了婚,那個時候她母親還是一位20多歲的姑娘。因為母親長得很漂亮,也很會照顧別人的感受,所以即使離婚了,當時也有很多來追求她的男士。

  有一天她回到家,發(fā)現(xiàn)母親在和一個她不認識的陌生男人愉快的交談,她頓時就覺得自己的世界要崩塌了。后來母親問她,愿不愿意接納一個男人做她的繼父?她哭喊著說不要,還說母親太自私了。那天她跟母親大吵了一架,還跑到同學家里“離家出走”了一天。


  后來母親跟她談心,很堅定地告訴她說:“女兒你放心,在你上大學之前,媽媽都不會再給你找一個‘爸爸’了,媽媽就好好照顧你。”她的母親跟那位男士分了手,從此真的沒有再跟誰談過戀愛。時光荏苒,轉瞬她已經(jīng)大學畢業(yè),但母親還是孤身一人。看到漸漸年邁的母親,每天獨自一人生活,在她離開家之后經(jīng)常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她突然覺得,原來那個很自私的人,是自己。


  如果我們的父母在很多事情上跟我們的想法不一致,那么,我們是否能夠容許他們的想法跟我們不一樣呢?他們也是一個獨立于我們存在的個體,既然是獨立的,是不是就注定會有不同的想法,情感,價值觀和行為方式呢?


  再舉個例子。比如你爸爸一直“逼”你考公務員,而你并不喜歡公務員的這份工作,所以每次你們好像只要說到這個問題時就觸碰到了你們父子關系中的暗礁,每次談到它時都會不歡而散。那么我想問問你,你是否可以嘗試著對父親這個關于公務員的“執(zhí)念”好奇一下呢?


  如果對于找伴侶這件事情你們的想法并不一致,那你是不是可以放下自己對他的“成見”,然后問問他:“為什么要找一個有房有車的男人結婚?有房有車,在你看來,對婚姻的意義是什么?再或者有房有車對你意味著什么?”


  太多時候我們只是在急著解釋自己的價值觀,急著讓我們的父母理解我們的觀點和立場,卻忘了就像我們的觀點和立場一樣,父母的觀點和立場,也許并不需要被我們徹底的認可和貫徹,也許他們需要的,只是被我們聽到,被我們看到,被我們了解到。


  這個春節(jié),從傾聽父母開始吧!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