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開展上門經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02
-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09
- 別有病網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02
養(yǎng)生堂宗修英痰派老生化痰濕全集

?
中醫(yī)有句話叫做“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
?
宗修英宗老告訴我們脾主運化,身體中的水濕主要是靠脾的運化功能輸散到全身,如果脾出現(xiàn)了問題,痰濕就容易困住脾陽,各種疾病也會隨之而來。宗文匯大夫告訴我們,痰濕在脾輕則引起口干、口黏、困倦、沉重等癥狀,而嚴重的能引起胃癌、腸癌等消化系統(tǒng)的癌癥。如何判別自己是不是有痰濕困脾的問題呢,宗大夫告訴大家可以通過看舌象來了解,舌體胖大、有齒痕而且舌苔厚膩,是痰濕困脾的典型舌象。而宗老也給我們帶來了健脾祛濕的小方。
肺為貯痰之器的意思是,水谷精微由脾運化,輸入到肺,再通過肺的宣發(fā)和肅降的功能轉輸到身體其他部位。因為擔任著這個重要的角色,也會經常出現(xiàn)痰濕阻肺的情況,身體中的有形之痰就會貯存在肺里。久而久之,可能會導致肺膿瘍,甚至肺癌等嚴重的疾病。由于肺、脾、腎都是主管水濕的臟器,有些疾病很可能是因為痰濕同時困住了它們其中的兩個臟器,甚至是三個而引起的。這種時候,一個方子用到底的辦法就不管用了。為此,宗老歸納總結了兩套方子交替治療。
?
除了方子以外,宗大夫告訴大家一個日常生活中自我鍛煉的小動作。源自于八段錦中的第八式背后七顛。意思是讓大家平時可以有意的把腳跟抬起來,微微顫動,或者踮著腳走路。這樣可以起到顫動全身、內臟、關節(jié)等的作用,有助于幫助內臟蠕動,從而達到祛濕的效果。
?
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
通過舌象判斷體質
現(xiàn)場分析觀眾的舌象
健脾化濕方?
素問 經絡別論》中的描述
健脾肅肺的兩個方子
橘紅
痰濕體質康復的秘訣
?
?
- [事件]太敏感有點刺激就焦慮08-02
- [事件]倦怠就是三種“麻”08-02
- [事件]血型里藏著你的健康秘密08-02
- [事件]外竅不通疾病暗涌08-01
- [事件]排尿問題少晚年質量高08-01
- [事件]聽力差增加心衰風險08-01
- [本站]高溫濕熱蚊疫崇禮成熱門旅居...07-31
- [事件]AI+中醫(yī) 診療更精準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