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wǎng)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wǎng)評>> 事件>> 不同年齡有“最佳”血壓

不同年齡有“最佳”血壓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5-7-8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絕大多數(shù)人應(yīng)將其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85歲以上及共病者可適當放寬 不同年齡有“最佳”血壓


  北京安貞醫(yī)院高血壓中心一區(qū)主治醫(yī)師 楊瑞雪 □主任醫(yī)師 王運紅 □院長、主任醫(yī)師 蔡 軍

  《生命時報》 2025-06-10 第1902期 第17版


  防控高血壓,必須了解“診斷標準”“控制目標值”等概念。但近期發(fā)布的一系列研究證實,血壓標準并非“一刀切”,血壓控制范圍也大有學問。也就是說,不同年齡段、不同人群的“最佳血壓”存在差異。

  高血壓是全球范圍內(nèi)導(dǎo)致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長期高血壓會對血管壁造成不可逆損傷,引發(fā)動脈粥樣硬化、心肌肥厚及微血管損傷等,最終可能導(dǎo)致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腦卒中等嚴重后果。目前,我國成人高血壓的診斷標準為收縮壓在140毫米汞柱及以上,和(或)舒張壓在90毫米汞柱及以上。

  不過,血壓低于140/90毫米汞柱并不意味著沒有心血管疾病風險。2002年《柳葉刀》刊發(fā)研究稱,從115/75毫米汞柱起,收縮壓/舒張壓每升高20/10毫米汞柱,心血管風險就會加倍。2021年《柳葉刀》刊發(fā)的另一項研究稱,血壓正常人群將收縮壓降低5毫米汞柱,仍可獲益。中國老年高血壓患者降壓靶目標的干預(yù)策略(STEP)研究證實,我國老年人將血壓降至130毫米汞柱以下,能降低心血管病風險。

  正因如此,2024年《中國高血壓臨床實踐指南》提出“高血壓前期”概念,即收縮壓在130~139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在80~89毫米汞柱,充分體現(xiàn)我國高血壓管理關(guān)口前移的工作重點,也符合全球高血壓的管理趨勢。2017年,美國高血壓診斷標準降至130/80毫米汞柱;2024年歐洲心臟病學會指南中,將正常血壓標準調(diào)整至120/70毫米汞柱以下,并提出“血壓升高”概念,即收縮壓120~139毫米汞柱或舒張壓70~89毫米汞柱,降壓治療標準也降至收縮壓小于130毫米汞柱。今年最新發(fā)布的加拿大初級保健(基層)成人高血壓診治指南中,將高血壓診斷標準下調(diào)至130/80毫米汞柱。

  國內(nèi)外圍繞高血壓標準的細化和調(diào)整措施,為普通人管理血壓提供了參考和依據(jù)。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不同年齡和共病情況均會影響“最佳血壓”范圍。

  65歲以下患者。無臨床合并癥、小于65歲的高血壓患者,降壓目標可設(shè)定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65歲及以上患者。若年齡在65~79歲,血壓應(yīng)低于130/80毫米汞柱;80歲及以上患者若耐受性良好,可將診室收縮壓控制在130~139毫米汞柱。

  共病患者。高血壓合并房顫、冠心病、心衰、糖尿病、病情穩(wěn)定的卒中等患者,均可將降壓目標設(shè)定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高血壓合并慢性腎臟病的非透析患者,若尿蛋白大于300毫克/天,血壓應(yīng)低于130/80毫米汞柱,耐受者收縮壓可降至120毫米汞柱以下;若尿蛋白不超過300毫克/天,血壓應(yīng)低于140/90毫米汞柱,耐受者收縮壓可降至130毫米汞柱以下。

  高血壓患者盡可能地將血壓降到目標值以下,可獲得更大的心血管益處,具體可通過個體化降壓治療和生活方式干預(yù)來實現(xiàn),后者包括以下幾點。飲食可參考得舒飲食法(富含果蔬、全谷物和低鈉低脂乳制品);鈉鹽攝入低于5克/天,推薦鉀攝入量為3500~4700毫克/天,視情況食用替代鹽;戒煙限酒。適度運動,可嘗試有氧運動、抗阻力訓(xùn)練等,做好體重管理。保持良好心態(tài),可通過呼吸控制、冥想、瑜伽等減壓,規(guī)律作息。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