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開展上門經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02
-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09
- 別有病網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02
脊柱正諸病消

江西省中醫(yī)院骨傷九科副主任中醫(yī)師 周毛生
《生命時報》 2022-08-12 第1631期 第8版
健康的脊柱形態(tài)什么樣?
1.骨盆正;
2.正面看脊柱無明顯側彎和畸形;
3.側面看,正常的四個生理彎曲存在。
中醫(yī)認為,“筋骨平衡”是脊柱健康的標志,筋在外穩(wěn)定脊柱,骨在內支撐脊柱。從解剖學角度看,脊柱為身體的中軸,神經及血管伴隨之分布,如脊柱失穩(wěn)、關節(jié)錯位,則壓迫其附近神經、血管導致臟器功能出現(xiàn)紊亂,從而出現(xiàn)一些身體其他部位或全身不適的癥狀,如椎動脈受壓會出現(xiàn)頭暈、視物模糊、站立不穩(wěn)甚至暈厥等;交感神經受壓會出現(xiàn)血壓升高、頭痛、眼脹、視物模糊、耳鳴、聽力下降、心跳加快、心律不齊、心前區(qū)疼痛等交感神經興奮的癥狀等;受壓神經的節(jié)段可出現(xiàn)呼吸(經常感冒、咳嗽經久不愈等)、消化(胃脹、胃疼、消化不良、便秘、腹瀉等)、循環(huán)(胸悶、心慌等)及泌尿生殖系統(tǒng)(男的陽痿早泄,女的痛經、月經不調、宮寒等)的癥狀。
中醫(yī)學將脊柱平衡狀態(tài)的打破稱為“筋出槽”和“骨錯縫”,“筋出槽”是指筋的形態(tài)結構、空間位置或功能狀態(tài)發(fā)生異常改變,“骨錯縫”是指骨關節(jié)正常的間隙或相對位置關系發(fā)生了細微的異常改變,并引起關節(jié)活動范圍受限。兩者是脊柱退化性疾病發(fā)生的病機關鍵。
中醫(yī)學在脊柱疾病的認識和養(yǎng)護上,有獨特的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方法。整體觀念包括:
1.脊柱是個整體,包括頸椎、胸椎、腰椎和骨盆,腰痛可能影響骨盆,也可能影響胸椎甚至頸椎;
2.脊柱和整個身體是個整體:如踝關節(jié)扭傷可以引起骨盆傾斜,從而影響到腰椎、胸椎、頸椎甚至導致寰樞關節(jié)失穩(wěn);
3.整個身體和大自然、整個社會是個整體。比如,腰部受傷應該休息,如果繼續(xù)“搬磚”的話,可能導致腰痛加重。
辨證論治即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任何問題不可過度,如久視傷血、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久坐傷肉、久臥傷氣。就脊柱而言,具體內容包括:
1.枕頭。高矮合適,一般以自己的一個拳頭高為宜。
2.床。軟硬合適,過軟過硬都不利于肌肉的放松。
3.凳子。過高過低均不合適,以本人膝蓋高度為宜,最好后背有靠椅。
4.注意防寒保暖。特別是督脈和任脈,如風門、風府、風池等穴位均怕風,所以有“神仙也怕腦后風”的說法。
5.適當鍛煉。正常情況下,建議多做吊杠、游泳、太極等雙邊平衡的運動,如有不適,則需辨證。如頸椎生理曲度過大,可多做聳肩及低頭運動,如頸椎曲度變直甚至反弓,則需多做仰頭動作,如頭頸對抗及放風箏等運動;如腰椎生理曲度過大,可多做“腹部墊枕臥”及“抱膝滾”等運動,如腰椎曲度變直甚至反弓,則需多做“飛燕式”或“五點支撐”等腰背肌運動。
- [事件]范志紅:下館子后為啥特別渴05-26
- [事件]天津防卒中氣象預警成效好05-26
- [事件]長濕疹是在排濕嗎05-26
- [事件]反安慰劑效應是怎么回事05-25
- [事件]變老從舌頭味覺下降開始05-25
- [事件]自言自語療愈心靈05-25
- [事件]有家族史糖尿病風險增19倍05-24
- [事件]冬天懷孕孩子不易發(fā)胖05-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33評熱病論之...05-26
- [事件]范志紅:下館子后為啥特別渴05-26
- [事件]天津防卒中氣象預警成效好05-26
- [事件]長濕疹是在排濕嗎05-26
- [事件]反安慰劑效應是怎么回事05-25
- [事件]變老從舌頭味覺下降開始05-25
- [事件]自言自語療愈心靈05-25
- [事件]有家族史糖尿病風險增19倍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