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類: |
全部文章 |
原創(chuàng) |
網(wǎng)評 |
視頻 |
行業(yè)新聞 |
投票調(diào)查 |
網(wǎng)友原創(chuàng) |
養(yǎng)生名人 |
有什么別有病
- 關(guān)于開展上門經(jīng)絡調(diào)理服務的通知08-02
-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09
- 別有病網(wǎng)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02
失溫是戶外運動的隱形殺手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1-5-26 00:01
【byb.cn 】(來源:北青報)新聞回放:甘肅白銀百公里越野賽遇極端天氣,致21名參賽人員不幸遇難的消息,牽動無數(shù)網(wǎng)友的心。據(jù)媒體報道,當天中午1時左右,百公里越野賽高海拔賽段20公里至31公里處受突變極端天氣影響,局地出現(xiàn)冰雹、凍雨、大風災害性天氣,氣溫驟降,參賽人員出現(xiàn)身體不適、失溫等情況,部分參賽人員失聯(lián)。最終,經(jīng)過搜救,21名參賽者遇難,另有8名受傷人員在醫(yī)院救治。
“失溫”是怎么回事?真的有這么大的殺傷力嗎?沒錯!人如果長期暴露在戶外,備受寒風冷雨侵襲保溫不足的情況下會出現(xiàn)“低體溫癥”,救護不及時真的是可以要命的。今天就請120北京急救中心的專家跟大家聊聊失溫的急救小知識。
兩大“主謀” 導致身體失溫
失溫癥,又稱為低溫癥。人的正常體溫是37℃,但是如果人體長期暴露在寒冷的環(huán)境中,沒有保暖措施,核心體溫就會下降到35℃以下。如果體溫下跌到35℃以下,情況嚴重會導致死亡,且這種情況多見于老人和新生兒。120北京急救中心的專家介紹,造成人體患上低溫癥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兩種:
暴露型 這種低溫癥主要發(fā)生于戶外活動期間,特別是發(fā)生在天氣易變的野外,還有可能是因為旅行者迷路、受傷的情況。在寒冷的環(huán)境下,沒有適當保溫造成熱量逐漸散失,又沒有食物供給,就會發(fā)生低溫癥。
浸泡型 這種低溫癥也很好理解,就是在所有的天氣狀況下,身體在水中浸泡時間過長,導致熱量快速喪失。這種低溫癥發(fā)作速度非常快,因為身體在水中散熱速度是空氣中的25倍。急救專家指出,如果水溫降到10℃以下,且沒有熱保護裝備,人體在30分鐘后就會喪失自救能力,比如《泰坦尼克號》中的杰克。
看到這里,我們就不難理解,此次遇險的越野參賽者在遭受到凍雨和氣溫驟降的雙重突襲下,又沒有足夠的御寒裝備和庇護所,很快就會出現(xiàn)失溫險情。
做好4個準備 避開戶外運動的攔路虎
如何判斷自己已經(jīng)陷入低溫威脅?遭遇低溫癥,人的身體會出現(xiàn)顫抖、說話含糊不清、舉止奇怪、視力模糊、瞳孔放大,失去方向感和協(xié)調(diào)性、心肺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據(jù)介紹,當人體體溫降到32℃的時候,身體會進入“冬眠”的重度失溫狀態(tài),同時關(guān)閉手臂和腿部的血液流動,急劇降低心跳和呼吸頻率。而當人體體溫降到30℃的時候,身體的新陳代謝幾乎停止,出現(xiàn)“冰人”狀態(tài),喪失意識,看似死亡。
在戶外極限運動中,“失溫”可以說是一只攔路猛虎。這樣的運動讓人體能量消耗大,特別是高海拔地區(qū)對身體的挑戰(zhàn)就更大,容易誘發(fā)各種疾病和身體的不良反應。這時如果再遇到極端天氣,就更是雪上加霜。急救專家建議,運動和戶外工作前,做好充足準備:
1.在寒冷的濕潤環(huán)境下,打底衣要選擇排汗快干的布料,能迅速帶走皮膚上的水分,外套選擇防風抗寒材質(zhì)。
2.保持身體健康,經(jīng)常進行體育鍛煉,在寒冷濕潤的環(huán)境中,可選擇高熱量的食物。
3.野外活動前,準備好化學加熱袋和溫度計等物品,以防萬一。
4.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知道自己的極限,避免體力透支。
遭遇失溫 記住這5步可救命
如果身邊有人患上低溫癥,怎么進行急救?專家提示,請看以下5個步驟:
暖——向室內(nèi)轉(zhuǎn)移 把患者轉(zhuǎn)移到溫暖的室內(nèi),脫去患者身上的濕衣服,穿上干燥、厚實的衣服保暖。
熱——溫暖人體 溫暖重要部位,可使用電熱毯、暖水袋等,如果沒有條件也可以直接用體溫為患者取暖。
飲——補水 給患者喝一些溫熱的水,幫助患者提高體溫,但不能喝飲料,尤其不能喝含有酒精的飲品。
干——保持干燥 在患者體溫升高后,密切注意患者身體狀況,一定要換掉汗?jié)竦囊路捅蛔樱3稚眢w干燥。
實施心肺復蘇術(shù) 嚴重的低溫癥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呼吸心跳停止的情況,這時需要用心肺復蘇等急救措施,并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等待救援。
遇到心臟驟停,黃金搶救時間是4分鐘。首先,判斷病人的意識,檢查他的呼吸。
松解患者衣領及褲帶,開始胸外心臟按壓。在兩乳頭連線中點,用手掌跟緊貼患者的胸部,兩手重疊,雙臂伸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壓30次,按壓頻率至少每分鐘100次,按壓深度至少5厘米。
打開氣道,給予人工呼吸。每按壓心臟30次,人工呼吸2次。從心臟按壓開始到送氣結(jié)束,操作5個周期。做完后,判斷復蘇是否有效,如停止按壓后頸動脈搏動繼續(xù)存在,說明患者自主心搏已恢復。如果不能或不愿為患者人工呼吸,單純按壓早期同樣有效。對于恢復心跳的患者,應繼續(xù)監(jiān)護,等待急救人員到場進一步搶救。
“失溫”是怎么回事?真的有這么大的殺傷力嗎?沒錯!人如果長期暴露在戶外,備受寒風冷雨侵襲保溫不足的情況下會出現(xiàn)“低體溫癥”,救護不及時真的是可以要命的。今天就請120北京急救中心的專家跟大家聊聊失溫的急救小知識。
兩大“主謀” 導致身體失溫
失溫癥,又稱為低溫癥。人的正常體溫是37℃,但是如果人體長期暴露在寒冷的環(huán)境中,沒有保暖措施,核心體溫就會下降到35℃以下。如果體溫下跌到35℃以下,情況嚴重會導致死亡,且這種情況多見于老人和新生兒。120北京急救中心的專家介紹,造成人體患上低溫癥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兩種:
暴露型 這種低溫癥主要發(fā)生于戶外活動期間,特別是發(fā)生在天氣易變的野外,還有可能是因為旅行者迷路、受傷的情況。在寒冷的環(huán)境下,沒有適當保溫造成熱量逐漸散失,又沒有食物供給,就會發(fā)生低溫癥。
浸泡型 這種低溫癥也很好理解,就是在所有的天氣狀況下,身體在水中浸泡時間過長,導致熱量快速喪失。這種低溫癥發(fā)作速度非常快,因為身體在水中散熱速度是空氣中的25倍。急救專家指出,如果水溫降到10℃以下,且沒有熱保護裝備,人體在30分鐘后就會喪失自救能力,比如《泰坦尼克號》中的杰克。
看到這里,我們就不難理解,此次遇險的越野參賽者在遭受到凍雨和氣溫驟降的雙重突襲下,又沒有足夠的御寒裝備和庇護所,很快就會出現(xiàn)失溫險情。
做好4個準備 避開戶外運動的攔路虎
如何判斷自己已經(jīng)陷入低溫威脅?遭遇低溫癥,人的身體會出現(xiàn)顫抖、說話含糊不清、舉止奇怪、視力模糊、瞳孔放大,失去方向感和協(xié)調(diào)性、心肺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據(jù)介紹,當人體體溫降到32℃的時候,身體會進入“冬眠”的重度失溫狀態(tài),同時關(guān)閉手臂和腿部的血液流動,急劇降低心跳和呼吸頻率。而當人體體溫降到30℃的時候,身體的新陳代謝幾乎停止,出現(xiàn)“冰人”狀態(tài),喪失意識,看似死亡。
在戶外極限運動中,“失溫”可以說是一只攔路猛虎。這樣的運動讓人體能量消耗大,特別是高海拔地區(qū)對身體的挑戰(zhàn)就更大,容易誘發(fā)各種疾病和身體的不良反應。這時如果再遇到極端天氣,就更是雪上加霜。急救專家建議,運動和戶外工作前,做好充足準備:
1.在寒冷的濕潤環(huán)境下,打底衣要選擇排汗快干的布料,能迅速帶走皮膚上的水分,外套選擇防風抗寒材質(zhì)。
2.保持身體健康,經(jīng)常進行體育鍛煉,在寒冷濕潤的環(huán)境中,可選擇高熱量的食物。
3.野外活動前,準備好化學加熱袋和溫度計等物品,以防萬一。
4.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知道自己的極限,避免體力透支。
遭遇失溫 記住這5步可救命
如果身邊有人患上低溫癥,怎么進行急救?專家提示,請看以下5個步驟:
暖——向室內(nèi)轉(zhuǎn)移 把患者轉(zhuǎn)移到溫暖的室內(nèi),脫去患者身上的濕衣服,穿上干燥、厚實的衣服保暖。
熱——溫暖人體 溫暖重要部位,可使用電熱毯、暖水袋等,如果沒有條件也可以直接用體溫為患者取暖。
飲——補水 給患者喝一些溫熱的水,幫助患者提高體溫,但不能喝飲料,尤其不能喝含有酒精的飲品。
干——保持干燥 在患者體溫升高后,密切注意患者身體狀況,一定要換掉汗?jié)竦囊路捅蛔樱3稚眢w干燥。
實施心肺復蘇術(shù) 嚴重的低溫癥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呼吸心跳停止的情況,這時需要用心肺復蘇等急救措施,并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等待救援。
遇到心臟驟停,黃金搶救時間是4分鐘。首先,判斷病人的意識,檢查他的呼吸。
松解患者衣領及褲帶,開始胸外心臟按壓。在兩乳頭連線中點,用手掌跟緊貼患者的胸部,兩手重疊,雙臂伸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壓30次,按壓頻率至少每分鐘100次,按壓深度至少5厘米。
打開氣道,給予人工呼吸。每按壓心臟30次,人工呼吸2次。從心臟按壓開始到送氣結(jié)束,操作5個周期。做完后,判斷復蘇是否有效,如停止按壓后頸動脈搏動繼續(xù)存在,說明患者自主心搏已恢復。如果不能或不愿為患者人工呼吸,單純按壓早期同樣有效。對于恢復心跳的患者,應繼續(xù)監(jiān)護,等待急救人員到場進一步搶救。
相關(guān)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guān)文章>>
- [事件]香菜的原名是“臭蟲”09-02
- [事件]臉上白斑啥原因09-02
- [事件]高蛋白低碳水催人老09-02
- [事件]言語反應慢容易嗜睡09-01
- [事件]眼睛鬧脾氣 警惕腦梗搞突襲09-01
- [事件]曬背OR艾灸 跟風養(yǎng)生先辨...09-01
- [事件]揪出乏力背后的疾病08-31
- [事件]為何“心靜自然涼”?08-31
最新文章
- [事件]香菜的原名是“臭蟲”09-02
- [事件]臉上白斑啥原因09-02
- [事件]高蛋白低碳水催人老09-02
- [書評]徐說內(nèi)經(jīng)素問47奇病論之積...09-01
- [事件]言語反應慢容易嗜睡09-01
- [事件]眼睛鬧脾氣 警惕腦梗搞突襲09-01
- [事件]曬背OR艾灸 跟風養(yǎng)生先辨...09-01
- [事件]揪出乏力背后的疾病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