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開展上門經(jīng)絡調(diào)理服務的通知08-02
-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09
- 別有病網(wǎng)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02
耳朵也會“發(fā)霉”

“我的耳朵癢死了!整晚都沒睡好,快幫我治治吧!” 通過鼻內(nèi)鏡檢查,發(fā)現(xiàn)患者外耳道內(nèi)都是霉菌樣物,被診斷為外耳道真菌病。
外耳道真菌病是外耳道皮膚的亞急性或慢性炎性疾病,多數(shù)認為是由真菌感染所致,常合并細菌感染。此病好發(fā)于高溫、潮濕的季節(jié),且常見于熱帶或亞熱帶地區(qū),如我國長江及珠江流域。
引發(fā)外耳道真菌病的病菌種類繁多,主要有曲菌(黑曲菌、黃曲霉菌、熏煙色曲菌、土曲菌等),占80%~90%;其他較多的為青霉菌、帚霉菌、毛霉菌、根霉菌及念珠菌等致病性皮膚癬菌(如紫色毛霉菌等)。合并感染的細菌中,最常見的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大腸桿菌等。
誘發(fā)因素有:
1.環(huán)境溫度和濕度的增加;
2.耵聹缺乏,所以不要亂掏耳朵;
3.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易合并真菌感染,其中部分可能與耳內(nèi)長期滴用廣譜抗生素溶液有關;
4.挖耳造成的耳外傷以及外面采耳的交叉感染。
患病早期,許多人無不適感,通常在真菌進了外耳道皮膚后,才覺得耳內(nèi)癢、耳悶、有東西堵在耳朵里。但大多數(shù)人都不會引起重視,直到出現(xiàn)奇癢、疼痛時才到醫(yī)院看病。這時檢查通常會發(fā)現(xiàn):外耳道深部皮膚上有密集的粉末狀或顆粒狀物堆積,或絨毛狀物附著,呈白色、淡黃、黃褐或綠色;外耳道內(nèi)有膿痂或痂皮,痂上亦可見菌絲體;有的患者病情嚴重,外耳道內(nèi)可見少量分泌物,深部有黃褐色、黑色的筒狀或膜片狀的壞死狀物,或有灰白色、灰黑色糊狀物堆積。清除后可見皮膚充血、腫脹、糜爛;患病時間較長者,耳道內(nèi)則表現(xiàn)為濕疹樣變和苔蘚化,甚至出現(xiàn)外耳道狹窄;有時病變尚可侵及耳廓和頸部。
治療方面,可用3%雙氧水徹底清理外耳道分泌物,然后用吹風機(調(diào)成溫風)吹干外耳道;慢性或較重的患者可選擇紅光照射,減輕不適,促進痊愈。無論采用哪種治療,都要堅持一段時間。療程因人而異,4~8周不等。
真菌性外耳道炎難以徹底治愈,容易復發(fā),所以我們從剛開始就要進行有效預防:
1.起居規(guī)律,均衡飲食,適當鍛煉,增強抵抗力;
2.注意耳朵衛(wèi)生,不要經(jīng)常挖耳破壞耵聹的保護功能;
3.不可隨意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如有外耳道或鼓膜炎癥,其應用一般不能超過2周,以防繼發(fā)外耳道真菌感染。
- [事件]東亞人不易得老年癡呆08-16
- [事件]東北孩子該控體脂了08-16
- [事件]福氣肉可能會致性早熟08-16
- [事件]兩項手術被國家叫停08-15
- [事件]健康老去有五個維度08-15
- [事件]因瘤而起的“中風”08-15
- [事件]射精怎么由“噴”變“流”了08-14
- [事件]女性四五十歲性愛正當時08-14
- [事件]東亞人不易得老年癡呆08-16
- [事件]東北孩子該控體脂了08-16
- [事件]福氣肉可能會致性早熟08-16
- [事件]兩項手術被國家叫停08-15
- [事件]健康老去有五個維度08-15
- [事件]因瘤而起的“中風”08-15
- [本站]頻繁使用大手機得了腱鞘囊腫08-14
- [事件]射精怎么由“噴”變“流”了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