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開展上門經(jīng)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02
-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09
- 別有病網(wǎng)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02
異常出汗是臟腑在“呼救”

受訪專家: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yī)師 關 崧
本報記者 李珍玉
三伏天除了悶熱,最讓人受不了的可能就是出汗了。有些人動輒滿身是汗,一天換好幾件衣服;有些人晚上出汗多,甚至被熱醒。這些出汗情況正常嗎,有什么解決方法?
“出汗是人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當氣溫升高或運動后,都會出汗?!北本┲嗅t(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yī)師關崧說,汗是一種津液,在陽氣的蒸騰氣化之下,從汗孔排出?!端貑枴り庩杽e論》中指出:“陽加于陰謂之汗”。陽就是陽氣,陰指的是津液。清代名醫(yī)吳鞠通在《溫病條辨·汗論》中說:“汗也者,合陽氣陰精蒸化而出者也?!敝嗅t(yī)理論認為,出汗的機理涉及衛(wèi)氣和營氣,衛(wèi)氣可以理解為正氣,衛(wèi)行脈外為營之使,營行脈中為衛(wèi)之守。當營衛(wèi)不和,衛(wèi)失固密,營陰外泄就會出汗,出汗是陰陽平衡、正邪相爭的結果。當正氣充足時,出汗就正常;當陰陽失衡,比如衛(wèi)氣太強,出汗會過少;當衛(wèi)氣不足,出汗會過多。
①自汗。自汗不是因為天氣特別熱或運動量過大而出汗,而是由于自身衛(wèi)氣不足,毛孔關閉不嚴,汗津固攝不住而出汗,特別是白天待著汗滴就不住往下淌,或者相同情況下,比別人出汗多。一般這樣的人因為氣虛而出汗,主要是肺、胃、脾、腎虛所致。這類人群往往體型偏胖,容易感冒,免疫力較低。有些人虛久了,也會傷及陽氣,出現(xiàn)陽虛癥狀,如畏寒、大便溏薄等。
②盜汗。夜晚睡覺時出汗多,就像強盜一樣,晝伏夜出,形象地稱為“盜汗”。這樣的人通常是陰虛,主要是腎陰虛,或者肝腎陰虛。盜汗者往往體型偏瘦,伴有口干舌燥、口渴,頭暈、腰膝酸軟等癥狀。
1.頭汗、額汗。有些人頭部易出汗?!秱摗分杏涊d:“但頭汗出,齊頸而還”。指的就是頭汗,即身上不出汗,頭上或額頭出汗,汗到脖子以下就不出了。脖子以上出汗,往往是體內有濕熱,或上焦熱盛、熏蒸導致的汗液在頭部流出。
2.心胸汗。即心口周圍出汗。常人心陽比較旺盛可以很好散熱,使得汗液從胸前流出,可見心胸部位出汗。如果出汗過多,就是病了,多見心脾兩虛、心腎不交的人群。
3.半身汗。有些患者是半身出汗,要么上半身出汗,要么下半身出汗,多見于糖尿病患者;還有左半身或右半身出汗,多見半身不遂患者。他們多是因神經(jīng)受損,體液循環(huán)不好造成的。
4.手足出汗。有些人手心、足心特別容易出汗,往往也是陰虛導致的。
還有些出汗,是汗液顏色有問題。我們通常出汗是無色的,背心發(fā)白留下汗?jié)n,但有些人出汗后,背心發(fā)黃,中醫(yī)稱其為“黃汗”。這類人群往往是濕熱體質,表現(xiàn)為嘴中略苦、口渴,但不愿喝水,小便發(fā)黃,舌苔膩,這是肝膽濕熱內郁的病證。
針對以上不同情況的出汗,可用中藥調理。
對于肺胃不固、容易自汗感冒的人,可用玉屏風散。其中含有黃芪、白術、麻黃根、防風、浮小麥、糯稻根、煅牡蠣、黨參、炙甘草等中藥,有益氣固表、止汗功效。
對于夜晚盜汗的人群,肝腎虧虛,津液不足可能性大,常用經(jīng)典藥方是地黃丸,如六味地黃丸,主要成分有熟地黃、酒萸肉、山藥、牡丹皮、茯苓、澤瀉,也可加減知柏、枸杞、菊花,具有滋陰補腎的功效。如果有人邪熱郁阻,出黃汗特別厲害,最好不要自行調理,需就診請醫(yī)生治療。
- [事件]斑塊悄咪咪地在變壞08-29
- [事件]乳癌偏愛痰濕體質08-29
- [事件]三伏天最耗陽氣08-28
- [事件]熱夜增多折損健康08-28
- [事件]酒精消毒傷口越疼越有效?08-28
- [事件]人每增5歲跌倒風險升14%08-27
- [事件]陰莖味兒不對別大意08-27
- [事件]斑塊悄咪咪地在變壞08-29
- [事件]乳癌偏愛痰濕體質08-29
- [本站]用可穿戴設備記錄睡眠08-28
- [事件]三伏天最耗陽氣08-28
- [事件]熱夜增多折損健康08-28
- [事件]酒精消毒傷口越疼越有效?08-28
- [事件]人每增5歲跌倒風險升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