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wǎng)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wǎng)評>> 事件>> 這些食物不能放進冰箱嗎?

這些食物不能放進冰箱嗎?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9-5-23 00:01

    【byb.cn 】(來源:北青報)冰箱差不多成了家家戶戶廚房的必備。對于暫時不吃的食物,人們會放進冰箱來延緩變質。最近,某媒體發(fā)布了一篇文章宣稱《生活常識:十種食物不能放進冰箱》的文章,讓人擔心不已。而在媒體上,類似的說法早已有之,而且廣泛流傳。

文中所說的“生活常識”,是正確的嗎?下面來一一解析。

 

淀粉類食物

放外面食物壞得更快

饅頭、米飯、面包、面條、餃子等等中國人的主食,基本上都是“淀粉類食物”。一時吃不完的,大家都是習慣性地放進冰箱。

文中所說不能放的理由是“放進冰箱中,會加快其變干變硬的速度”,這并沒有什么道理。“變干變硬”是因為水分蒸發(fā),跟放不放冰箱無關。不放進冰箱而是放在常溫下,會“變干變硬”得更快。而且,常溫下適合細菌生長,食物會壞得更快。

 

巧克力

從冰箱拿出后盡快食用

 

文中說“放進冰箱的巧克力在拿出來后,表面容易出現(xiàn)白霜,不但失去原來的醇香口感,還會利于細菌的繁殖……”但這不能說明“巧克力不能放冰箱”。

巧克力的融化溫度較低,在溫度高的時候,不放冰箱就會融化,更會“失去原料的醇香口感”。所謂“有利于細菌的繁殖”,只是一種猜想。巧克力的含水量很低,并不適合細菌生長。從冰箱里拿出來及時吃掉,也不存在細菌生長的問題。如果拿出來不吃,因為巧克力溫度低會導致一些水蒸氣凝結在表面,才可能導致水分升高,而細菌“有可能”生長。

 

魚類

除活魚外,其他魚必須放冰箱

 

文中說“冰箱中的魚不宜存放太久”“鯽魚長時間冷藏,魚體組織就會發(fā)生脫水或其他變化”,都跟“魚類不能放冰箱”完全是兩碼事。

“不宜久放”自然沒什么不對。但這不是針對“冰箱中的魚”成立,而是冰箱冷藏室中的任何食品都成立。用這個理由來說“魚類不能放進冰箱”完全是偷換概念。實際上,殺死的魚如果不放進冰箱而是放在常溫下,那么會很快變質,風味口感下降,細菌迅速增長。

所以,除非是活魚,否則一定要放進冰箱。如果短期內不食用,那么就需要放進冰箱冷凍。

 

藥材

細菌量和是否受潮取決于包裝

 

文中說,藥材不宜放冰箱的理由是“和其他食物混放時間一長,不但各種細菌容易侵入藥材內,而且容易受潮”。

這個理由也很牽強。是否受潮取決于包裝,如果密封好了自然也就不會受潮。而“和其他食物混放時間長”會導致“細菌侵入”更是“欲加之罪”。冰箱只是一個低溫環(huán)境,跟常溫環(huán)境相比細菌可能還要更少一些。何況,環(huán)境中的細菌是否“容易侵入”,還得看是否密封包裝。

實際上,很多藥材都已經(jīng)干燥到細菌無法生長的程度,不放冰箱確實也不會腐壞。但是,藥材中的許多“活性成分”并不穩(wěn)定,會緩慢地發(fā)生變化。放在冰箱中,反應速度還會更慢一些。

 

西紅柿

未熟透的西紅柿不適合放冰箱

 

文中說“西紅柿經(jīng)低溫冷凍后,肉質呈水泡狀,顯得軟爛,或出現(xiàn)散裂現(xiàn)象,表面有黑斑,煮不熟,無鮮味,嚴重的則腐爛”。前面說的是“低溫冷凍”的后果,而“腐爛”則要微生物生長才能導致,在“低溫冷凍”下微生物是不能生長的。

準確地說,是“西紅柿不適合放冰箱”,而不是“不能放冰箱”。原因是,超市里的西紅柿通常是提前采摘的,并沒有完全成熟。在存放中,西紅柿里的酶還在繼續(xù)作用,產(chǎn)生風味物質。放進冰箱之后,酶的活性被抑制,風味物質就不能合成了,等到此前合成的風味物質散失之后,西紅柿就會變得淡而無味。

如果西紅柿已經(jīng)很成熟,將要開始變軟,那么放進冰箱可以更好地保持住口感,也就“有必要”放冰箱了。

 

黃瓜和青椒

冷藏是更合理的選擇

 

文中說“黃瓜、青椒在冰箱中久存會出現(xiàn)變黑、變軟、變味。黃瓜還會長毛發(fā)黏。因為冰箱里存放的溫度一般為4℃至6℃左右,而黃瓜貯存適宜溫度為10℃至12℃,青椒為7℃至8℃,因此不宜久存”。

黃瓜和青椒(以及很多其他蔬菜水果)含水量很高,溫度過低會變成冰坨,化開之后口感不佳?!斑m宜溫度”并不是“只能在此溫度下保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大家買回來的菜要么放在冰箱里冷藏(或者冷凍),要么放在常溫下,一般人都不可能給它們“適宜溫度”。在常溫和冰箱冷藏之間,不管是營養(yǎng)成分的保持還是安全性的考慮,冷藏都是更合理的選擇。

 

香蕉

低溫后香蕉肉只是表皮發(fā)黑

文中宣稱“若把香蕉放在12℃以下的地方貯存,會使香蕉發(fā)黑腐爛”。

這并不是事實。在低溫下,香蕉會被“凍傷”而使得香蕉皮發(fā)黑,但香蕉本身并沒有“腐爛”。除了外表難看,剝去皮之后并不影響食用。

 

鮮荔枝與草莓

室溫下其實壞得更快

 

文中宣稱“若將荔枝在0℃的環(huán)境中放置一天,即會使其表皮變黑,果肉變味”。但事實上如果不把荔枝放進冰箱而是暴露在室溫中,荔枝會變壞得更快。

文中宣稱“草莓儲存在冰箱里,不僅果肉發(fā)泡、口感大打折扣,還容易霉變”。跟荔枝的情形相同。如果在室溫下儲存相同的時間,會變得更壞。而且“冰箱里容易霉變”是一種臆想。(原文中將鮮荔枝與草莓作為兩種食物分別解析,此處合并。)

 

綠葉菜

菜中的細菌會被低溫抑制

 

文中宣稱“綠葉菜放在冰箱里不僅葉片會更快腐壞,還可能由于酶和細菌的作用,生成有毒的亞硝酸鹽”也完全是“欲加之罪”。蔬菜中常見的酶和細菌,都會被低溫抑制,怎么可能“更快腐壞”?放在冰箱里并不能完全停止細菌生長和營養(yǎng)成分的損失,但是跟放在常溫下相比,放在冰箱里要慢得多。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