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中的哪些檢查會有輻射?

【byb.cn 】(來源:人民健康網(wǎng))很多人都擔(dān)心一些儀器設(shè)備的檢查是否有輻射,看了下面這篇文章就明白了。
患者:大夫,我腿疼。
醫(yī)生:好,先去拍個X光片。
患者:大夫,我腰疼。
醫(yī)生:好,先去拍個CT。
患者:大夫,我膝關(guān)節(jié)扭了。
醫(yī)生:好,先去照個核磁。
患者:大夫,我手腕長了個包。
醫(yī)生:好,先去照個B超。
上面這樣的對話在我們的臨床工作中再平常不過,但很多患者都有個疑問甚至是怨言:做這些檢查會不會“吃線”?會不會對健康產(chǎn)生影響?
“吃線”可不是吃的米線,是大家對身體受到輻射的俗稱,很多人把這個詞掛在嘴邊,但是真正明白的人寥寥無幾。那么問題來了,到底哪些檢查有輻射,各項檢查有多大輻射,拍片子到底會不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神秘的輻射
輻射其實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包括宇宙射線、地殼陸地輻射、室內(nèi)外環(huán)境中的氡等,嚴格意義上說我們生活中接觸的所有物體都有輻射,不論高矮胖瘦、貧窮富有,輻射面前人人平等。一個人正常工作生活一年所接觸到的輻射量總和,大約每年2.4-3mSv(毫希伏,可以簡單理解為輻射量的計量單位)。
輻射按效應(yīng)分類
可分為電離輻射與非電離輻射兩類。電離輻射是使物質(zhì)產(chǎn)生電離作用的電磁輻射(如X射線、γ射線),或粒子輻射(如α、β、高速電子、高速質(zhì)子及其他粒子)。而波長大于100nm的電磁波,由于其能量低,不能引起水和機體組織電離,故稱為非電離輻射,如光、超聲波、無線電波、微波等。
大家常說的醫(yī)療輻射屬于電離輻射,最常見的就是X線,說起X線不得不說它的另一個名字“倫琴射線”,這是因為當年物理學(xué)家倫琴教授發(fā)現(xiàn)了它。
當時還有個小插曲,1895年12月22日,倫琴已經(jīng)泡在實驗室好幾天了,而他的夫人一直苦苦在家里等他,終于他的夫人按捺不住,以為倫琴有了新歡,天天夜不歸宿,氣沖沖的跑到了倫琴的實驗室,而倫琴非常興奮的分享他的偉大發(fā)現(xiàn)并為他夫人的手照了一張X光片,這是人類的第一張X光片,這一發(fā)現(xiàn)轟動了世界,當時大家還不知道射線的危害,很快X線就在社會上風(fēng)靡,甚至變成了上流社會的新娛樂項目:在X線下合影、用X線量鞋等等。但是隨著研究的深入以及越來越多的人付出血的代價之后,再沒有人會去與射線玩耍了,而倫琴作為發(fā)現(xiàn)者也是X線下的犧牲者。

看到這里有些人會感到緊張,但是當時的情況是因為人們對射線的認識還很淺薄并且防護措施很差而造成的,而且我們?nèi)祟悰]有大家想的那么脆弱。來自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ICRP)的報告稱,輻射劑量低于100mSv時沒有觀察到腫瘤發(fā)生率升高的現(xiàn)象,也就是說100mSv是一個界限,我們再看看具體的每個檢查:
1、 B超---沒有輻射
B超的原理是用超聲波穿透以及反射的性質(zhì),當聲波遇到不同的組織,特別是組織界面時會產(chǎn)生反射波,超聲探頭就像是蝙蝠一樣,一邊發(fā)出超聲,一邊接受反射波,并通過計算反射波“探查地形”,生活中就像挑西瓜一樣,通過敲打反饋回來的聲音來判斷西瓜的好壞。所以超聲檢查項目是沒有輻射風(fēng)險。
2、X光片及CT有輻射
有時大家會問:為什么我照了X光片還要照CT?這是個很常見的問題,X光片就像是把一個立體的人拍在墻上,變成一張照片來看。而CT像是一把刀,可以通過每一層橫切面來觀察組織得到更多的信息。根據(jù)上面的表格,一次普通的X線攝片檢查根本無需過多擔(dān)心,CT檢查的輻射量要高出一些,但是目前CT檢查的輻射量都在安全范圍內(nèi),而且隨著設(shè)備越來越先進,輻射劑量會越來越低。
拿一個需要做腰椎手術(shù)的患者為例,術(shù)前及術(shù)后有輻射的檢查大致包括:胸片、術(shù)前腰椎X線及CT、術(shù)后腰椎X線及CT、骨密度。所以一次完整住院接受的輻射量約為:
0.1(胸片)+1.5x2(腰椎X線)+10x2(腰椎CT)+0.001(骨密度)=23.101mSv
這是一個需要手術(shù)患者所接受的大致輻射量,遠低于100mSv。所以只是看門診做做個別普通檢查的老百姓大可放心。根據(jù)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制定的標準,輻射總危險度為0.0165x10-3/mSv,也就是說,身體每接受1mSv的輻射劑量,就會增加0.0165 x10-3的致癌幾率。一般四肢做一次X光的輻射量為約0.01mSv,導(dǎo)致健康人群患癌的風(fēng)險在千萬分之一左右。而體育彩票6+1中特等獎的概率約為一千兩百萬分之一,所以如果只因為照了一次片子就得了癌癥真的是中了“頭彩”了。
這里對廣大煙民多提一句,相比上面提到的醫(yī)療輻射,吸煙的輻射量更讓人不可思議!這些輻射來自于煙草中的放射性釙與放射性鉛,如果1天1包煙,那么1年下來會累計受到160mSv的輻射量!相當于宇航員在外太空毫無遮攔的情況下1年接受的輻射量,所以正在抽煙看文章的你還不趕緊扔掉手中的煙頭!
3、核磁共振沒有輻射
又稱“磁共振”,老百姓一見到“核”就覺得有核輻射,這是完全錯誤的,就像魚香肉絲沒有魚,老婆餅里沒老婆一樣……它是通過讓身體里的原子(主要是氫原子)發(fā)生共振之后得到的圖像,完全不用擔(dān)心輻射的問題。簡單說就是相當于用手搖一個裝水的杯子讓水分子振動起來,而后停止下來,感受里面水分子的振動。
總而言之,像X光片、CT這些放射檢查存在輻射,但輻射量并不大,都在安全范圍之內(nèi),如果有病情的需要,大可坦然的接受相關(guān)檢查。醫(yī)生也會根據(jù)患者的病情,決定檢查的方法,同時在檢查時也會對患者的非檢查部位尤其是射線敏感部位(如甲狀腺、性腺等)進行屏蔽防護。隨著檢查設(shè)備不斷的更新?lián)Q代,各個檢查的輻射量也在不斷的降低,最大程度的保護老百姓的安全。(文章內(nèi)容與圖片均由骨科大夫供稿 北京市海淀醫(yī)院微創(chuàng)脊柱科住院醫(yī)師 袁帥)
- [事件]關(guān)系好當面催債07-13
- [事件]聽音樂養(yǎng)生,功效幾何?07-13
- [事件]高溫來襲 心血管如何“消暑...07-13
- [事件]柑橘為什么越來越好吃07-12
- [事件]餐廳送餐機器人撞傷孩子誰擔(dān)...07-12
- [事件]左撇子更有創(chuàng)造力?研究否定07-12
- [事件]輸液面臨一場“材料革命”07-11
- [事件]做個不怕麻煩的人07-11
- [事件]關(guān)系好當面催債07-13
- [事件]聽音樂養(yǎng)生,功效幾何?07-13
- [事件]高溫來襲 心血管如何“消暑...07-13
- [事件]柑橘為什么越來越好吃07-12
- [事件]餐廳送餐機器人撞傷孩子誰擔(dān)...07-12
- [事件]左撇子更有創(chuàng)造力?研究否定07-12
- [事件]輸液面臨一場“材料革命”07-11
- [事件]做個不怕麻煩的人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