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虎來勢洶洶 科學防暑這樣做

氣象播報 “加長版”三伏 高熱將持續(xù)至秋后
中醫(yī)專家指出,雖說已經(jīng)立秋,可是還有秋后一伏。民間有俗話說“熱在三伏”,過了 “兩伏”之后,天氣依然炎熱, 這便是所謂的“秋后一伏熱死人”。加之今年的三伏天是“加長版”,歷時40天。
人們掛在嘴邊的“秋老虎”一般發(fā)生在8、9月之交,持續(xù)日數(shù)約7-15天。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抬,在該高壓控制下,晴朗少云,日射強烈,氣溫回升。這種回熱天氣歐洲稱之為“老婦夏”,北美人稱之為“印第安夏”。
戰(zhàn)高溫 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高溫天氣持續(xù)席卷南方大部分地區(qū),湖南、重慶等地接連發(fā)布高溫橙色預警。為此,我們應(yīng)避免長時間在高溫環(huán)境暴曬,外出注意打傘,高溫環(huán)境少穿化纖類衣物,避免大量汗出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中醫(yī)專家 立秋也需解暑藥
雖已立秋,但仍處“三伏”。三伏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中的暑邪。隨著氣溫節(jié)節(jié)攀高,中暑、空調(diào)病、腸道疾病等各種健康問題將接踵而來。因此,立秋之后防暑解暑要繼續(xù),防曬防中暑的工作依然不能松懈。
科學選擇防暑解暑藥
為防中暑,不少人都會準備各種消暑藥,以備不時之需。對常見的防暑解暑藥,我們該如何選呢?
1、風油精類(外用)
應(yīng)用關(guān)鍵詞:外用提神醒腦
對于學生或上班族,將風油精涂抹于太陽穴、人中等處,就可達到提神的效果。但是,風油精含有樟腦等成分,因此孕婦、3歲以下兒童禁用;且在出汗時不宜使用,因為芳香劑這些成分會通過汗腺被人體吸收。
2、藿香正氣液(內(nèi)服及外用)
內(nèi)服關(guān)鍵詞:中暑預防、解暑、暑濕感冒頭暈、空調(diào)病、胃腸不適(腹痛、腹脹、腹瀉)
外用關(guān)鍵詞:濕疹、痱子、蚊蟲叮咬、日光性皮炎等
藿香正氣液,即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藿香正氣散,該藥方中,藿香為該方君藥,故冠其為方名。正氣者,有“正其不正之氣”的含義。中醫(yī)認為,氣是構(gòu)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zhì),把機體的生理活動和抗病能力稱為正氣,正氣與能引起人體疾病的因素邪氣相對。該方治病證為外感暑、風、寒、濕等不正之氣(中醫(yī)叫邪氣)及濕邪內(nèi)傷,其原因為“其氣不正,故有邪干”,用本方解表化濕,理氣和中,以“正其不正之氣”使氣機通暢,各種癥侯則可痊愈,故以藿香正氣命名。
特別提醒
防治小兒痱子,藿香正氣液的使用方法::每天2-3支,放入洗澡水中,泡浴10-15分鐘 ,對防治小兒夏季痱子療效確切。此外,藿香正氣液,因不含酒精,不含糖,口感好,吸收快,所以特別適合嬰幼兒、中老年人、駕乘人員、高空作業(yè)人員、糖尿病人群飲用。(注:此文屬于人民網(wǎng)登載的商業(yè)信息,文章內(nèi)容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僅供參考。)
- [事件]站立燃脂祛病保健07-18
- [事件]“熱中風”漸入高峰07-18
- [事件]心臟也會得“腳氣病”07-18
- [事件]慢性腎病 女多男重07-17
- [事件]鼻子靈 性愛多07-17
- [事件]童年富裕癥讓娃沒奔頭07-17
- [事件]人類傷口愈合比動物慢07-16
- [事件]夏日三大過敏元兇傷身擾人07-16
- [事件]站立燃脂祛病保健07-18
- [事件]“熱中風”漸入高峰07-18
- [事件]心臟也會得“腳氣病”07-18
- [本站]西瓜真不是啥人都隨便吃的07-17
- [事件]慢性腎病 女多男重07-17
- [事件]鼻子靈 性愛多07-17
- [事件]童年富裕癥讓娃沒奔頭07-17
- [事件]人類傷口愈合比動物慢07-16